查看: 144|回复: 0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13

主题

0

回帖

39

积分

韶华一笑间

积分
39
发表于 2024-4-24 19:40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走出东园,继续在村中游走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1.jpg

行游在这样的村巷里,更有体验古村的感觉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2.jpg

私房菜饭店,开在这样幽深的巷子里,真是菜好不怕巷子深啊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3.jpg

这个巷子里有一个徽州三雕研究所,也是“雕好不怕巷子深”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4.jpg

大夫第是西递的一座豪宅,为四品官胡文照祖居,建于清康熙三十年,高大的砖雕门罩上刻有“大夫第”三个楷书大字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5.jpg

大夫第为一座四合院二楼,跨进正门,楹柱上悬有“扬州八怪”之一郑板桥手书木刻对联。正厅堂额为“大雅堂”。现在大夫第内还有后人们在此居住,进来参不雅观要付费。这里不是开放景点,进到人家家里参不雅观,付费也是应该的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6.jpg

天井四周裙板隔扇均为木雕冰梅图案,取“十年寒窗”之意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7.jpg

木雕冰梅图案,既标致寓意又好!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8.jpg

徽派木雕就是精美,越看越喜欢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9.jpg

楼上隔板以及天井,庇护的非常完好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10.jpg

大夫第的木雕保留的太完整了,雀替为象征权贵的倒爬狮。木雕雀替与楼上的木雕隔板都完好的保留了下来,真好!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11.jpg

楼上绕天井一周装饰有“美人靠栏”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12.jpg
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13.jpg

这块隔板上的木雕出现了好几种花纹,雕刻的真是精细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14.jpg

每一种花纹都有其独特的寓意,这就是徽州古民居的文化符号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15.jpg

这座宅邸也是一座街亭式建筑,在临街墙的平面这边,悬空挑出一座亭阁式建筑物,名为不雅观景楼,也称绣楼。绣楼别名彩楼,为清代知府胡文煦宅居临街的小楼,建于清康熙三十年(1691年),彩楼为一小巧玲珑、古朴典雅的亭阁式建筑,悬空挑出。檐角飞翘,三面有栏杆、排窗,显得突兀和别致。这座楼原本用于不雅观景,取“山花若市”之意,故边额悬“山市”二字,匾字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的后裔、清朝进士祝世禄所书。不雅观景楼正面朝街之匾额为隶书“桃花源里人家”六字,是清代黟县书法家汪师道所书,笔迹刚劲有力。其中“源”字书写时有意移一点于“厂”字头上,益显整美;尤其是“人”字,活脱脱像一位倾躯伸臂迎接小姐绣球的后生。楼下的小门户比正屋墙体缩进一大步,与主人自书石刻门额“作退一步想”相映照,耐人寻味,果真是“进也风流,退也潇洒”。
近年来将这座不雅观景楼当作了古装戏中小姐择婿“抛绣球”的绣楼,现已成为西递村举办此项民俗活动的场所,每逢山水节、旅游节等重大节日,这里都会有抛绣球、选佳婿的民俗活动。此时还值口罩时期,游客很少,这座绣楼此时非常安静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16.jpg

从正厅右侧有楼梯可以登临绣楼,凭栏不雅观景,远山近街,尽收眼底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17.jpg

站在绣楼的一角,可不雅观赏西递的村景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18.jpg

绣楼的窗也是木雕的,这座大夫第在西递算是把木雕做到了极致的一座老宅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19.jpg

镂空的花窗,十分的标致。宅邸的主人不提供茶水饮料办事,不然坐在这里喝茶赏景,应该非常惬意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20.jpg

窗下,是一群写生的学生们,这里也是西递村的村中心。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21.jpg

远山,近舍,西递,美哉!

皖南行游影记(80)—西递村(十九)-22.jpg


作者:行摄者心之兰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艺迪新品

全国服务热线:9:00-16:00

400-8888-000
Copyright © 2001-2013 Discuz Team. Powered by Discuz! X3.5